发布日期:2025-06-24 10:09 点击次数:191
在克什米尔惨败之后,老仙却表现得像是在庆祝胜利,不仅在国内为了所谓的“大胜”连续庆祝了十天,还派遣了50多名议员四处游说,吹嘘印度军队的“战果”和“经验”。
事实上,印度的高层并非愚昧,他们对真实的战况有着清晰的认识。因此,他们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我国,并认为,若想在未来战胜巴基斯坦,首先必须先击败我国。
不得不承认,这群人的思维方式实在是与众不同。
然而,印度国内也并非没有清醒的人士,一些学者曾警示道:我国至今未对印度采取行动,原因仅仅是缺乏一个合适的战略时机。
那么,这种看法是否有其合理之处呢?
未来,我国真的会对印度采取行动吗?
印度这个国家,虽然有些独特,但却极其“执着”,尤其在处理对华关系时。某种意义上,他们与日本人有些相似,几十年来始终不懈地寻找机会对我国进行攻击。
为何如此说呢?
从以下这个例子中,可以清楚地看出印度一贯以来对我国的态度。
提到中印关系,1962年的反击战无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。从那时起,印度人一直心存不满,时常寻求机会以求挽回面子。因此,印度军队在边境地区的挑衅持续了数十年。
与此同时,印度还做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,而这件事与美国有着密切的关联。
许多网友认为印度与美国的关系亲密是近几年才出现的,特别是在美国推出“印太战略”之后。实际上,两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自1962年之后便已悄然开始。
1964年10月16日,我国成功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消息传遍全球,震动了整个国际社会。美国对此更是急于获取我国核计划的相关情报。
然而,彼时卫星侦察的效果还较为有限,派遣侦察机深入我国腹地也显得不太切实际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,美国人最终想到了印度。
为什么会想到印度呢?
美国和印度的关系一直较为友好。在朝鲜战争爆发时,印度曾派遣伞兵医疗队参与战斗。而在我国进行自卫反击战后,美国也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援助。
另外,若从我国周边的国家来看,印度与我国仅隔一座山,且它距离我国的核试验基地是最近的。
最终,印度刚刚被我国狠狠教训了一番,心中充满了怨气,凡是与我国相关的事情,他们必定会积极参与。
印度方面的情况确实如美国所预见的那样,他们迫切希望获取我国核试验的相关情报,只是由于缺乏合适的侦察设备,始终未能如愿。
于是,两国迅速达成共识,决定携手行动。然而,在选择何种方式进行侦查时,他们却陷入了困惑。
最终,两国的情报专家提出了一个“极为巧妙的计划”,到底是什么呢?
在喜马拉雅山脉上设置核监测设备!
这款监测设备重达18公斤,配备的核电池可支持其连续运行1000年,足以实现对我国核试验及洲际导弹试射的全天候监测。
1965年秋季,经过艰苦努力并付出了3名特务的生命,两国的6名特务终于成功将设备安装在了喜马拉雅山的山巅。
1966年春季,两国的特工再次爬上山去检查设备,没想到一看之下,竟然大吃一惊。
发生了什么事?
安放设备的大石头被雪崩压埋,核电池也消失不见了!
这下可真是大麻烦了。美国人担心这东西会被其他国家捡走进行研究,而印度人则担忧核泄漏会污染山顶的雪,毕竟一旦这些雪融化,水就会流入恒河。
在接下来的两年里,双方持续在雪山中寻找核电池。连CIA也亲自参与其中,派遣直升机不断穿梭在山间进行搜索。然而,最终的结果却是什么也未曾发现。
无可奈何,两国的情报机构只能将监控设备安装在一座海拔7300米、相对安全的山峰上。这套设备一直运作至1997年10月。
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呢?
因为在那个时候我国宣布中止一切核试验。
尽管美印之间这个项目的机密性极高,连印度军方总参谋长都毫不知情,但考虑到印度一贯的做法,保密对于他们而言实属奢侈。因此,随着环保问题的曝光,这个计划最终还是被揭露了出来。
经过与印美长达三十多年的合作,大家是否能够看出其中的一些玄机呢?
从核监测装置的事件中,可以揭示出两个问题:
美印关系一向密切,美国一直试图通过印度对我国施加压力。否则,在印度进行核试验后,美国也不可能仅仅采取象征性的制裁措施。
其次,印度一直对我国抱有敌对情绪,否则也不会与美国展开如此高级别的核监测合作。
然而,在19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期,实际上美印之间的互动并不频繁。
美国的关注重点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俄罗斯,同时也忙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“反恐”行动,因此并未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亚太地区,换句话说,就是没有将重点放在我国身上。
由于核试验,印度与美国之间曾发生过一些摩擦。同时,印度也主要专注于解决国内的宗教纷争以及在周边地区的扩张。拉·甘地被刺杀后,印度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未能出现一位具备领导力的强人总理,因此,印度与我国的关系整体上得到了缓和。
然而,随着老仙的现身,一切发生了变化。
2014年,老仙率领印人党横扫战场,最终赢得了大选的胜利。他不仅成功当选为总理,印人党还获得了国会超过半数的席位,具备了单独组阁的能力。这一局面对接下来十年的中印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自1989年以来,没有任何印度政党能够获得议会半数以上的席位,因此历届印度政府都由多个政党联合执政。在这种情况下,各党派在许多重大政策上常常出现争执和分歧。这也成为中印关系得以改善的一个关键因素,因为印度的政客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争取选民支持上。
老仙则截然不同。他的竞选策略是“重视重点,忽略细节”,只要赢得占据国内大多数的印度教徒支持,其他的都可以不再关注。
从客观角度来看,这一手确实非常有效。通过煽动民粹主义,老仙成功赢得了印度教徒的强力支持。凭借这一支持,他在政府中几乎拥有了绝对的权力,想做什么事几乎都能一言决策,无需再与他人争论。
2019年,老仙带领印人党以更为显著的优势继续单独组阁,此外,印人党还掌控了许多地方政府。这在印度建国以来,实属罕见。
这样一来,民粹主义便成了老仙手中的一把“利刃”。每当国内发生问题时,老仙只需借助煽动民粹主义来将矛盾转移,而他选择的转移目标便是巴基斯坦和我国。
尤其是我国,对于老仙来说,简直是得心应手。在经济领域,老仙通过推动“印度制造”计划,力图超越我国;在外交上,老仙与美国迅速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。2020年,印度与美国签订了关于“交流与合作”的重要协议,同年,印军在中印边境挑起了大规模冲突。
冲突一旦爆发,老仙迅速对我国在印度的投资企业采取了打压措施。
印度政府以各种离奇的理由冻结了小米超过550亿卢比的资金,导致小米2019年大部分净利润付之东流。
VIVO的情况更加严重,老仙一声令下,不仅资金被冻结,甚至连高层领导都被逮捕,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籍高官。
在老仙的指示下,印度政府还推出了许多针对我国企业的“霸王政策”。
在“金砖”和“上合”这两个重要组织中,印度常常与我国作对,几乎每当我国提出支持的议题,印度都会采取反对立场,这使得这两个组织的内部协调工作面临了极大的挑战。而且,印度也经常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上设置障碍,成为我国推进该战略的常见阻力。
自2020年起,印度在政治、经济和外交等关键问题上,要么与我国对立,要么充当“搅局者”。
显然,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,我国一直对印度的种种行为保持克制。即使边境地区发生冲突,我军官兵也仅仅通过冷兵器进行“物理交流”。然而,这其中却有些许不解之处:无论在哪个层面,我国都具备压倒性的实力,为什么我们没有好好教训一下印度呢?
该如何走这条路?
首先,我们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:究竟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?
没错,就是指的美国。
如果不是美帝不断对我国进行各种手段的遏制和围堵,这些环绕我国的国家,即便他们胆大包天,也绝不敢轻举妄动。菲律宾便是典型的“借虎威”之例。
再提一个问题:为什么今天的中国能够与美国抗衡?
确实,最终的核心还是依赖于我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傲视全球的制造业。简单来说,如果没有资金支持,没有强大的科研和工业基础,我们又如何能研发出先进的导弹、制造出六代战机,又如何建造航母来与美国的威胁对抗呢?
第三个问题:在过去的几十年里,是什么原因使我国能够全力以赴地发展国家经济?
想起来了吗?
实际上,这主要得益于我国拥有一个良好且稳定的地缘政治环境。试想一下,美国如何折腾欧洲?仅仅通过轰炸南联盟,就让欧元遭遇重创;而一次俄乌冲突,更是让欧盟经济陷入困境,哀声一片。相比之下,我国的周边环境则风景如画,正因没有爆发任何重大冲突,也没有任何国家敢于威胁我国。
如果将这三个问题结合在一起,是否可以回答上一段结尾提出的那个问题:为什么我国不去好好教训一下印度?
如果中印之间爆发冲突,必将对两国经济造成深远的冲击,外资投资以及外资制造业将迅速撤离,这对美国的“嘛噶”来说无疑是一个有利的局面,相当于为美国的制造业复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。
第二,由于两国实力差距悬殊,我国一直未将印度视为真正的对手。如果在战争中击败印度,印度必然会迅速倾向美国。美国也必定会给予印度强有力的支持,使其成为我国长期的隐患。这对于我国的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将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。
第三,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,若爆发冲突,必将对第三世界的团结产生严重冲击,不利于南南合作和反帝斗争的推进。实际上,印度在第三世界中依然具备较强的影响力,且具有一定的迷惑性。
如果印度意识到这一点,并决定与我国缓解紧张关系,甚至携手共进,那将会是怎样一番局面呢?
不谈其他,仅从两国人口来看,合起来已接近30亿,而全球总人口也不过80亿多一点。再者,双方在产业领域具有显著的互补优势。因此,正如古语所说:两国关系若能紧密合作,必定是互利共赢。若两国携手合作,势必能够加速美国的衰败。
即使不进行合作,只要印度能够保持目前的摇摆不定状态,至少也不会给我们带来过多的困扰。
因此,对于印度的种种反复无常,我国一直未采取强硬的教育手段,而是采取了适度的提醒,希望印度能够自觉反思,做出明智的选择。
为何不让老仙自行决定呢?
老仙在印度历史上不过是匆匆一瞬,而作为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,我国的战略布局通常以十年为周期。为了实现一个目标,我们往往能够静心筹谋,布局几十年,甚至上百年的长远大计。
因此,展望未来,只要印度能够保持克制,不主动对我国发动大规模战争,我国基本不会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来对付他们。真正符合我国利益的局面,仍然是“龙象共舞”。
然而,如果印度真心做出威胁我国核心利益的举动,那我国必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强硬措施,一击致命。不过,这一击并不一定意味着战争,政治、经济、外交手段都将是我国可随时采取的选择。
因此,印度学者的警告既可以被认为是“正确”的,也可以说是“错误”的。
这个对与错的标准,并不取决于我国的做法,而是取决于印度自身的选择——是走向天堂,还是堕入地狱。#图文打卡计划#
上一篇:前驱传奇:这些影响世界的车型,你还记得多少?_汽车_思域_小钢炮
下一篇:没有了